青岛科技大学论坛知性感性 → 【原创】亲历.追忆——胶埠梦华
查看完整版本:【原创】亲历.追忆——胶埠梦华
2018/3/24 2:09:25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在此谨此贴权作聊备一格的养病中的解闷,望大家多多海涵、谅解,谢谢



2018/3/24 5:14:13

我从小长在青岛,却也从没有好好看看。
我出生在二十世纪末,东亚乃至世界的风云时代已悉尽褪却,四岁以后便是充满新的希望与挑战的21世纪了。
然而这期间好似还是有好多好多剧变……



2018/3/24 6:26:14

我小时候因为家在市北,偏静一隅的热河路——承德路——大连路一带,经常有机会目睹老房子的沧桑变迁——这一带的那些承德路、无棣一、二、三路的旧宅在我小时候还有很多同学的家就住在那里——他们大多是外来务工的父母的移民户口——当然拿了钱发了财就走,没有愿意长驻这些地方的——然而这些老房子、破损的小洋房,如果让时光倒流回几十年,当建起来的时候,可是豪宅,不可小覷——尤其不是我说的这块——尤其是再往上走,到江苏路圣保罗教堂那块——再往前走一段快到旧市政府甚至海边了,这个地方的“破屋老宅”尤其“高级”,而现今基本皆为“鬼宅”了。
当时的科技街——儿童公园(青岛神社遗址)与现今差异想不出来有什么太大的差异——唯一的是我记得很小的时候,贮水山前一百零八阶梯的那个水池上仍然保留着七十年代建的那些裸体的小孩的雕塑,而且好像可以喷水
再有,当年在贮水山——儿童公园里面有动物园、有鸭子荷花的池塘、索桥、供游乐的碰碰车、蹦床、木马以及其他的老式游乐设施,小时候家人经常带我来玩,现在这些都没有了——而且明显看到小孩子的减少,不少小孩子有新技术或高级游乐场作为娱乐
整体上贮水山儿童公园至今在气质上差异很大,岛国人老前辈在这里建的东西只剩下了台阶加上走廊,但即使这些也几经沧桑被改变得变目全非



2018/3/24 9:21:54

记得家里有个小册子名为《青岛人手册》,上面记的两千年左右的一些广告、展览——大概当时整体上生活、社会也较朴素吧
在以前的《青岛日报》《青岛早报》(早期是《半岛生活导报》)《青岛晚报》《半岛都市报》等报纸尤其是《读报参考》《青岛画报》等杂志都极为朴素,后来就渐渐增色,现今这些相比当年的前辈们,简直在本质上就算主张轻奢了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