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论坛思政资讯 → 一篇火爆的网文道出了为啥年轻人开始逃离青岛
查看完整版本:一篇火爆的网文道出了为啥年轻人开始逃离青岛
2018/4/3 6:07:28

没有人知道,青岛去年那场房价疯涨,伤了多少刚需的心。
也没有人知道,它到底打碎了多少年轻人的青岛梦。
更没有人知道,有多少在青打拼数年的青年男女,已经在默默收拾行囊,打算逃离这片伤心地。
若你想要问个为什么,他们大多数会沉默一阵,纵使心底装有千言万语,最终道出的,却不过是歌词中的一句:想说爱你不容易。
确实,如今的青岛,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已经爱不起也爱不动了。


户籍政策的开放力度不够
昨天,都在转山东省住建部的新闻,说是未来青岛将全面取消购房面积、投资纳税等落户限制,媒体们好激动了一阵,大部分都在说青岛又推出了大力“抢人”的新举措。
真的是大力度么?未必。
举个例子来说。
之前我们曾历数过全国想要杀入“特大”行列的城市有13个,目前受限于人口规模不达标,尚停留在“大城市”阵营中,却没有一个不觊觎“特大城市”的位子。
拿其中的济南、西安跟青岛比较一下,就能看出青岛在户籍政策的开放力度上,目前,并不足以吸引更多人口向青岛流入。
济南早早就推行取消购房面积、投资纳税的落户限制,还提出了租房即可落户。对于济南市内五区以外的常住人口,即便是租房住,但有合法稳定工作并且入保职工养老险满两年,其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皆可在居住地申请落户。也就是说,人家一个租客符合条件,至少能管三口人的户口问题。
济南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青岛却才刚露出点风声,细则更是没有出来。等到落地,中间又得再过一阵。说好听的,是为了稳妥起见,学习济南的成功经验。可侧面也得承认,青岛比济南在这方面上慢了半拍。
再跟西安比的话,青岛的差距更大。西安现在的户籍政策开放到什么程度?乍毕业的大学生,只要带着身份证和毕业证上传个系统,3天后就已经是个西安人了。据说,西安每天有8000多人在办理落户。
两厢一比,青岛才到哪儿?Just毛毛雨。因此,全面取消购房面积神马的,真没什么好咋呼的。在户籍开放上,青岛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高房价为青岛的城市门槛加高加固
人们选择一座城市工作、生活,总是会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必然离不开买房的话题。而一旦这座城市的房价过高,成为不能承受之重,势必想要逃离。

去年,青岛房价普涨之后,各区的新房住宅均价都跟着水涨船高。进入2018年第一季度,全市的新房成交均价已经到了12795元/㎡。就连莱西平度的平均数也到了6000大关,胶州突破9000,直奔万元线而去。也就是说,年轻人踏入青岛的门槛又高了。
假如都是买套80平的房子,崂山要260万,市南要350万,市北要210万,李沧要170万,黄岛要133万,城阳要110万,高新区要97万,即墨要93万,胶州要74万,平度要50万,莱西要47万。但其实,这些数还只是理想数字,实际数字大部分都要比这个高。

一来是因为去年到现在八九十平的房子供应量本就很少。去年90平以上的房子成交了10几万套,而90平以下的才5万套左右。总房价自然是要比理想计算下的要多。
二来是因为各个区的商品房供应不是那么均衡,房源紧俏的区域一房难求,几近价高者得。虽则大势是商品房紧缺、市区更缺,但“房荒”的程度也还不一样。李沧、市北的新盘,哪个不是刚出点房源,瞬间就被抢光。推个300、400套的房源,蓄客经常性到了几千人。不止如此,即便是有钱,还不一定能买上房,还得求爷爷告奶奶托人去跟开发商找关系。是以,全款买房成为当时青岛的盛景。
与高房价的热浪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年轻人的心情,简直不能用绝望来形容。当他们打算用毕业三五年攒下的几十万来作首付,买套属于自己的小窝时,忽然发现买房的游戏规则已经变了。先不说总价高昂,贷款能贷出多少来,就是能正常走三成首付的楼盘也都快绝迹了。有谁能来告诉他们,青岛怎么多了那么多有钱人?有谁来告诉他们,何时能安置一个小家?
当一批人乐滋滋全款买房的时候,有另一批人正在被高房价致以沉痛一击。年轻人开始发现,青岛这座城市的高昂房价,令人望而却步。还没入城的,颠了颠手里的钱袋子,跨不过那道城市门槛,不如毫不犹豫地转身走掉;进了城的,置业路上频频受挫,遂也失却待下去的盼头和勇气。


生活成本与薪资水平不相符
几年前,《蜗居》大火的时候,剧中人海萍计算了她一个月的生活成本:房贷6000,吃穿用2500,冉冉上幼儿园1500,人情往来600,交通费580,物业管理费300-400,手机电话费250,还有煤气水电费200。
这一通算下来,海萍一个月的生活成本最少是11930元。因此,她说,从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每天至少要进账400,实在不是夸张。
在青岛一个月的生活成本又是多少呢?
2015年,有家美国咨询机构发布一个全球生活成本排行榜,青岛排名是第24名,仅次于北上广深,比南京、天津、成都都靠前。实话说,这并不是个值得多骄傲的数字。它说明,青岛的消费水平高、生活成本很高。
2016年,曾经有个青岛姑娘也记了一笔账,咱权且借来具体算一下。
房贷:2600;房租:1500;吃穿用:2000;宝宝费用:2300;交通费:1000;通讯费:100;物业费:100;煤气水电:200;人情往来:500;意外开支:200。
这笔账,最后总额是10500。如果按每月22个工作日去算,这个青岛姑娘每天需要进账477元,才能养活这个家。这是她生活在青岛的月生活成本,也是很多人的缩影。

只是,月薪过万的毕竟还是少数,青岛的工作能有多少是月薪能超过万元的?近两年,根据企业数据来看,月平均工资为7400元。月薪1万以上的不过25%,更多的是在4K-8K之间。

更其实,若按照在岗职工平均月薪的数据去看的话,青岛的薪资水平则更低,月薪不过才5000左右。有数据显示,青岛自2006年到2016年的10年间,在岗职工的平均薪资才涨了3223元。
再联想房价的涨价幅度,会感觉特别心塞,薪资水平赶不上房价涨幅。2007年,青岛的新房成交平均单价是5200,到了2018年,涨到12000,中间涨了6800。
这样的薪资水平,如何担负起高房价和高昂的生活成本?纵使再开放户籍政策,假使流入的人口无法安放生活,又如何能留得住呢?大青岛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但是怎么办呢,高房价、高消费、低薪资的现状,却已开始让年轻人生出逃离之心。



2018/4/3 9:00:10

写的最真诚的一篇文章了,实打实的写出了年轻人的现状和心声。



2018/4/3 9:10:40

一面说房价高要离开,一面抱怨户籍开放力度不够.是不是应该2000一平方外加无条件潜入户口???说白了就是一群想占便宜的外地人.青岛不需要你们,别那么多牢骚、赶紧回你的老家去吧!!!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