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0a45578
2017/1/26 21:53:56
10月9日,人民日报公布了
2017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
青岛的黄岛、即墨、莱西三区纷纷上榜!
这次三区纷纷进入何种榜单?排名如何呢?
榜单含金量十足
10月9日,人民日报公布了2017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青岛市的黄岛、即墨、莱西三区市上榜。
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等单位组成课题组,自2005年起连续13年对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进行了系统研究。
要知道,这份榜单可是基于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创新能力、政府效率。社会进步、环境友好和政府效率等多方面评价出来的。然后优中选优,得出百强。
青岛三区市在各榜单成绩瞩目!
“2017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
在“2017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中,即墨、莱西上榜。其中,即墨排名第15位,莱西排名第61位。据悉,该榜单是基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友好和政府效率四个方面评价的。
“2017年度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榜单
在“2017年度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榜单中,即墨上榜,排名第24位。该榜单的评价侧重于对蕴涵在区域这一综合体中的投资环境的营造和投资机会的发掘,努力引导区域发展方向,并对投资者决策提出建议等因素。投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三个方面指数:基础条件、创新能力和政府效率。
“2017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单
在“2017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单中,黄岛区排名第9位。在这一榜单评价中,课题组主要选择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方面指标评价市辖区的综合实力,二级指标中包括人均GDP、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
“2017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榜单
在“2017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中,黄岛排名第19位。课题组主要从发展活力和市场需求两个方面5个指标评价市辖区的投资潜力,二级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017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榜单
在“2017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中,即墨排名第29位。课题组从城镇化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
从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
即墨、胶州、莱西纷纷拿到了亮眼的成绩
可以说,青岛的这三区市都在以奔跑
噢不,以“打飞的”的速度前进着!
这几年,
青岛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
下面,凤凰洞察就带大家速速围观下
撤市设区后的即墨令人瞩目
要说今年最火的区市,非即墨莫属。
随着即墨撤市设区得到国务院、省政府的正式批复,青岛的第七个城区宣布诞生!无论是对青岛乃至山东的经济发展,还是对本地的城市建设与民生改善都是重大利好。
在撤市设区之前,即墨有着“江北最强县市之一”的经济地位,辖区内包括蓝谷、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空客直升机总装线、红领集团等一批大项目,知名企业,是目前青岛市的投资、置业天堂,加之此次设区批复,更是让即墨成为全市的焦点。
在撤市设区之后,受益最大的,当然就是即墨和即墨市民。从郊区县市到主城区,从即墨市民到真正的青岛市民。这不仅是对多年来,即墨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次认可和证明,也将在根本上,改变即墨长期以来对于青岛城区的附属地位。
莱西实力不容小觑
在莱西,新旧动能转换在提速。
近年来,良好的产业基础使莱西经济发展质效稳步提升,201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0亿元,工业转型升级加快。
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引进了规划年产能30万辆的北汽新能源汽车,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长拓宽产业链条,引进落户配套企业。
战略性石墨新材料产业快速崛起,引进“石墨烯之父”、诺贝尔奖得主安德烈.海姆教授,合作成立德安新碳复合材料公司,着力打造国家级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园。
休闲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依托成功举办青岛2015世界休闲体育大会的优势,着力创建休闲之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用航空产业稳步推进,成功引进落户青岛首家航空类职业大学,打造店埠航空文化特色小镇,洽谈引进通用航空机场项目。
信息产业迅速崛起,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加快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网格化管理等技术的创新应用。
西海岸新区,青岛的又一王牌
众所周知,西海岸新区强项在航运物流、石油化工、家电电子、船舶海工、机械装备制造等领域,随着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的崛起,西海岸又添一“王牌”。
年吞吐量过亿吨的董家口港,西海岸新区发挥其港口外围临港区域的辐射作用,重点发展船舶海工、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通过推进智能、数字、网络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形成高端临港产业集群。
青岛市10条千亿级产业链中,西海岸新区形成一定规模的有8条。其中,家电电子、船舶海工、汽车、橡胶四大产业集群产值均占青岛全市的“半壁江山”;家电电子产业基地成为青岛首个千亿级产业集聚区,2016年实现产值1101亿元,同比增长10.2%。
青岛西海岸新区自我加压、率先行动,将利用三年时间,深入推进存量变革、增量崛起、特色壮大、品牌创建、创新驱动、开放带动、人才支撑、园区引领、项目落地、软实力提升等十大工程,打造发展新引擎。
新区也正努力担当起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对外开放桥头堡、创新发展排头兵的重任,着力打造动能转换引领区,加速驶入更为广阔的蓝海。
莱西扶贫新模式 库区移民住进现代化住宅楼
原标题:莱西扶贫新模式库区移民住进现代化住宅楼!
扶贫不再是逢年过节给困难村民送粮、送油,而是通过新型扶贫模式,让村民彻底摆脱贫困。
青岛财经日报记者辛小丽
配套设施完善的住宅楼、每天上班拿工资的村民、发展“观光采摘”葡萄园的新型农民……和以往印象中的扶贫对象完全不同,扶贫不再是逢年过节给困难村民送粮、送油,而是通过“土地流转、园区打工、特色农业”等一系列新型扶贫模式,让村民彻底摆脱贫困,走上小康路。
库区移民伊素民满怀喜悦
龙泉湖社区现代化住宅楼
库区移民住进现代化住宅楼
9月29日上午,记者走进了莱西市河头店镇龙泉湖社区库区移民伊素民的家中,“新房子60平方米,我们老两口住,冬天有地暖、洗澡有太阳能热水器、做饭用天然气,房子政府都给装修好了,我们自己就铺个地砖,买上家具、家电就行了,电视、油烟机、热水器都是政府送的。”说起自己的新居,今年66岁的伊大妈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告诉记者,以前住的房子,四间房不到50平方米,冬天烧土炕取暖,做饭烧草,用水要提井水,非常不方便。
据莱西扶贫办程强介绍,莱西河头店镇西邻青岛市最大水库产芝水库,辖区库区移民涉及46个村、10200人,针对众多移民存在居住环境差、生活贫困等实际问题,当地党委政府在多方支持和努力下,2013年9月,通过国家三部委关于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项目的审核,选取库区移民整体搬迁村高格庄、经济薄弱村泥湾头两个村纳入莱西市库区移民避险解困试点范围。在旧房拆迁补偿中,正房按拆除1平方米补偿置换1平方米楼房,配房按拆除2平方米补偿置换1平方米楼房,允许群众间相互交流剩余面积,一个拥有4间平房的农户最多拿2.8万元就能住上90平方米的楼房。同时,为加快推进社区搬迁安置工作,在规定时间内拆除旧房的农户,还可获得由镇党委政府奖励的液晶电视和吸排油烟机。如果再加上中央为库区移民群众发放的补贴款,库区移民群众基本可实现“拎包入住”。龙泉湖社区共规划建设移民住宅楼20栋,其中泥湾头村5栋建设已完成,全村146户已于2015年8月搬迁入住。
记者在现场看到,社区住宅楼高度为5层,分为60、90、120平方米三个户型,在设计中,建设了底层车库和储藏室,除了停车还能存放农机具和杂物,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过去庭院的功能。在基础配套工程方面,移民社区水、电、路、通讯、有线电视、绿化、亮化工程、物业管理等一应俱全。其中,冬季供暖与青岛海尔达成了热泵供暖协议,创造了青岛
市第一个采用空气源热泵技术供暖的新型农村社区,暖气价格为20元/平方米,远低于城区供暖收费。此外,65周岁以上老人还可享受600元的取暖补贴。
村民园区打工实现就业脱贫
马连庄镇台上村的董长暖今年67岁,因治病欠下近十万元的债务,而且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再从事重体力劳动。得知他的困难后,村委会帮他把原先种植花生的11亩土地进行流转,让他每年有一份固定收入,又安排他到园区打工,做一些修剪树枝、松土等相对轻松的工作,让他实现就业脱贫。
据了解,马连庄镇政府通过“土地整合+园区打工”等扶贫模式,在建设旅游农业观光园征地时,优先征用年老体弱贫困家庭的土地。2015年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给园区,之后,土地流转费用按照每三年5%的比例增加,使得贫困户通过土地整合实现了固定收入的逐年增加。同时,马连庄镇政府与园区签订合同,约定每100亩园区安排一名贫困家庭人员,日工资70元/人,让贫困村民实现就业脱贫。
特色农业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看着硕果累累的葡萄架,日庄镇沟东村村民王人良盘算着今年的收入,葡萄亩产4000斤,预计收入一万多元,比起之前种玉米、麦子,收入可谓大幅提高。
据日庄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张旭介绍,为解决沟东村人多地少,收入低的问题,日庄镇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目前,以沟东村葡萄产业为例,打造6000余亩“无核葡萄区”,积极引导带动群众成立农村生产合作社,建立起“支部+合作社+远程教育”模式,帮助贫困户学习果树种植技术,并提供5000元的启动资金,同时,建立村级电商服务站,打造线上线下整合营销。连续举办两届葡萄节,有力促进葡萄等果蔬的销售,并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农家乐30余家,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黄岛街道被命名为“国家卫生镇” 青岛已有三个
原标题:黄岛街道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镇”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周 伟 通讯员 伍 玲
本报讯 青岛市国家卫生城镇创建工作又结硕果。记者从市爱卫办获悉,全国爱卫会日前下发文件重新确认胶州市为国家卫生城市、黄岛区长江路街道为国家卫生镇,命名黄岛区黄岛街道为国家卫生镇。
据悉,胶州市、黄岛区长江路街道和黄岛街道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会卫生管理,改进环境卫生面貌,提高人民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和健康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体卫生水平达到了《国家卫生县城(乡镇)标准》的要求。
全国调查显示,与创建前相比,国家卫生城镇创建后,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平均降低19.4%,规范农贸市场比例由35.2%提高到60.6%,居民对市容环境的满意度由30%提高到98%,对创卫满意率达到98%,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卫生城镇创建力度,使我市卫生城镇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截至目前,我市共创建国家卫生县城1个,省级卫生县城2个,国家卫生镇3个,省级卫生先进单位161个,省级卫生镇32个,省级卫生村138个。
zhangyan_xyz
2017/1/27 3:11:56
全是行业翘楚!青岛这20家企业获评“隐形冠军”
原标题:全是行业翘楚!青岛这20家企业获评“隐形冠军”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青岛市经信委10日公布2017年度青岛市工业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名单,共20家企业获此称号。本次公布的20家企业主要集中在机械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机器人、鞋帽等行业,均是名副其实的国内行业翘楚。被认定为隐形冠军的企业,将获得50万元奖励。
据了解,所谓“隐形”是指企业规模不是很大,仍然是中小企业,在大众视野知名度不是很高;所谓“冠军”是指企业在国内乃至全球细分行业市场具有很强影响力和竞争力。
此次评选旨在通过加强示范引领和政策支持,引导企业树立“十年磨一剑”的精神,长期专注于细分产品市场的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带动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内“隐形冠军”企业,促进“隐形冠军”企业进一步做优做强,提升我市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