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公交死撑地铁?算过这笔账,看过这代表,青岛人你还会坐地铁?
2015-11-17 青岛本地圈
近日,青岛地铁拟定价3元起步的消息,彻底激怒了全青岛人民。市民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工资收入不及临沂,地铁票价直逼北上广,这不合情理。
昨日,一偶然机会看到这么一篇文章,觉得在理,便转发到朋友圈。没想到,几分钟内,便有不少朋友转发并引起热议。
文章通过多个深度挖掘了地铁听证会的代表身份,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偌大的一个关系青岛发展的听证会,除了参与的人之外,只有5个市民旁听,连记者都只有20个,这样的听证会,跟以往的那些听涨费又有什么区别呢?
有朋友说这小编真有时间和耐性,能扒出有深度的内容。爱在君一笑而过,暗喜这文章要火,青岛舆论环境长此以往,青岛总归能朝好的方向去发展了。虽然深知这期间必定经历诸多磨难……
没成想,就在今天一位听证会代表就被扒出,王秀丽——三度代表人民,听证青岛;而又没多久,一则消息的发出,彻底激怒了爱在君。
没错,一条3块钱起步的地铁开通后,26路公交车或将取消!
作为青岛人都知道,26路是青岛乘客量最多的公交线路之一,全程有18个站点。往返于南京路——青岛火车站之间,投币1元,琴岛通普通卡8折优惠。
可是呢?青岛交通委综合运输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青岛新闻网,在地铁3号线全线通车之后,交通委将根据客流情况,对原有公交线路进行调整。以26路公交线为例,它与3号线南段的站点重合率很高,在3号线全线通车之后,或将取消26路这条线路。
算过这笔账,你还会坐地铁吗?
在诸多评论之中,有朋友正能量满满,力挺“明天会更好”;一位朋友以亲身经历算了一笔账,的确在理,觉得有责任拿出与大家分享。是非曲直,一看便知!
明天会更好那是春节联欢晚会吧?哈哈!
说点实际的公共交通和私家车的区别就是经济,省时。但是对于住在李村的屁民而言,以自身为例,住李村、单位在徐州路,来回二十余公里,按照目前三元起步,不换乘的前提下来回10元交通费每天,一旦换乘就是十六元,开车按照百公里八个油计算,来回1.6个油为例,目前每升5.7元,开车费用是8.7到9元之间,这是较远距离的测算;如果选择短途,以住在广电去半岛上班,单趟就三元不算中联步行往南的距离,开车自己算,但油费相信不超过三元,这样算来开车要比坐地铁划算,开车的不考虑着急办事,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还是选择开车。
试问青岛市内四区直径距离有几个超过三十公里。我不关心地铁票价到底多少,因为压根儿没考虑会坐地铁工作,我只关心地铁通了城市交通是否还会像现在一样拥挤,从经济角度看,按照目前的票价私家车不会大量减少还是会堵。一句话,不考虑时间问题,市区中短途出行,不建议乘地铁。
对于这笔账,点赞的朋友居多。下面这句话也是源自朋友圈,可能会引起某些部门胃部不适,敬请谅解。
关键问题就是你说的这个,这条线路就是缓解南北交通压力的,可问题是无论是坐公交还是开车,只要是两人同行的,地铁根本不便宜。所以这条线路就等于废了!花这个钱建的线路没什么作用,这是资产流失,不论是国有私有,谁承担责任?
(题外话:炒作许久的最美地铁,真的美吗?在设计界,化繁为简才是大家之笔。多喷了几层油漆,就可以收高票价?那油漆的甲醛污染治理好了吗?)
有市民爆料说:他去试乘地铁时尝试购票,听证会还没开,地铁售票机购票的调试价格就已经从上个月的2元变成了现在的3元,4张3元地铁票就在手中。
关于水价、气价、地铁票价涨跌听证这种关系900万青岛市民切身利益的事,报名参加的消费者人数,竟然只有区区二三十人,而且几乎9成人都是社会精英,这显然是有问题的。
要知道,这几天,仅仅在网上发帖留言对地铁票价表示不满的市民,就成千上万了。之前召开的听证会,都是在非周末的时间举行,说真的,需要挤地铁上下班养家糊口的工薪阶层上班族,其实是很难很难请假耽误工作去参加听证会的。
从样本空间看,报名此前那次地铁听证会的普通市民过少,缺乏样本的代表性,这是物价部门在类似听证中,应该改进的地方。另外,既然可以网络报名,为什么不可以做网络抽样调查?
对于青岛地铁,只想说:太贵!不敢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