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发布——特教学校将增加学前部和高中部 生均经费不低于普通初中生十倍
2月11日,市教育局等十部门印发《青岛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根据计划,到2020年,全市残疾儿童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和接受康复教育训练率达到92%;义务教育高水平普及,入学率达到98%;完成义务教育且有意愿的残疾学生都能接受适宜的中等职业教育。
每一所公办校都具备接收能力
我市将实施融合教育行动计划,全市每一所公办普通教育学校都具备接收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条件与能力。积极构建全纳教育“全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区(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融合教育示范学校—学校资源教室”四级业务指导网络。学校资源教室要为残疾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和康复训练,保证每个学生每天不少于1-2个课时的个别训练时间。每个区(市)每年分别至少选择1所幼儿园、小学、初中建设示范性资源教室。每所特殊教育学校与至少一所普通(职业)教育学校结成融合教育姊妹学校,确保每名学生每月至少半天参加普通(职业)教育学校活动,促进普(职)特融合。
特教学校增加学前部和高中部
我市将加强特殊教育体系建设。到2020年,全部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普遍增加学前部(区市可附设幼儿园)。有条件的区(市)可举办专门招收残疾儿童的特殊幼儿园。全面落实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进行融合教育,各区(市)所有公办幼儿园均开展残疾儿童随园保教工作。鼓励各区市整合资源,为残疾儿童提供半日制、小时制、亲子同训等多种形式的早期康复教育服务。大力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到2020年,区(市)特殊教育学校增加高中部。
生均经费不低于普通初中生10倍
我市将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力度。2018年,接受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在校学生,生均公用经费不得低于当地普通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10倍,其中,患孤独症、脑瘫症的残疾学生和儿童,生均公用经费不得低于当地普通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12倍。特殊教育学校不足100人的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
提高残疾学生资助水平,对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实行全免费政策(免杂费、住宿费、书本费和生活费,补交通费、特殊学习用品费、服装费、取暖费、被服费等),落实教育训练费。特殊教育学校交通费纳入财政补贴范围,并确保每生每年不低于500元;生活费、服装费、取暖费、被服费和教育训练费根据实际情况确立标准。以上资助标准各级财政要根据财力情况逐步提高。高中段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免除学费、住宿费、校服费。义务教育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免住宿费、校服费。随园保教残疾幼儿免保教费、伙食费。
高校毕业生服务特教可获学费补偿
我市将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2018年完成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学校和随园保教幼儿园的核编工作,按编制标准合理配备资源教师。为招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配备专兼职资源教师。2020年底前,确保全部特殊教育学校配齐配足特殊教育教师。支持驻青高校加大特殊教育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力度。支持青岛大学等驻青高校扩大特殊教育专业招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落实对毕业后自愿到我市县级特殊教育学校任教的高校毕业生,服务年限3年(含3年)以上的,其学费由财政给予补偿的政策。
@青岛人,春节出行指南出炉 这些地方最容易堵车
原标题:@青岛人,春节青岛出行指南来了!这些地方最容易堵车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大家回家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很多朋友会选择自驾出行。小编为您奉上这一份青岛出行指南,预祝各位朋友平安回家过大年!
高速出行可多渠道查路况
今年春节假期,7座及7座以下小型客车通行高速公路将继续实行免费政策,免费时间段为2月15日0时至2月21日24时,以出口时间为准。
1、出行前,高管处网站、96586热线、微博、微信等途径均查询青岛高速路况信息;
2、行驶程中,可通过交通广播电台及高速公路上的F屏、大型电子情报板等媒介,了解高速路况信息;
3、微信搜索公众号“青岛高速”,关注后只需发送“青银”“青新”“沈海”“疏港”“机场”等关键字到“青岛高速96586”微信,可在2秒内收到实时路况信息。
温馨提示
1、预计车流高峰出青岛方向将出现在14日全天、15日上午,进青岛方向将出现在20日下午、21日全天,请合理安排出行时间。
2、保持合理车距,如发生交通事故,请立即报警或拨打96586热线,以便事故快速处置。如遇道路拥堵,不要占用应急车道行驶。
3、各收费站、服务区均设有便民服务点,司乘人员如需帮助可拨打96586热线或咨询现场工作人员。
4、春节免费期间,安装ETC设备车辆通行高速公路,不论走ETC车道或人工车道都免费,无需在ETC车道排队通过。
5、春节假期,高管处所辖24个收费站将满员在岗,设立了7座及7座以下小型客车专用车道,并免费提供开水、简易修车工具和道路咨询等便民服务。
6、春节期间行驶高速公路,可能遇到降雪、团雾等恶劣天气,影响行车安全,如处置不当,极易发生车辆侧滑、追尾等事故。
如遇降雪,应注意减速慢行,增加车距,避免猛打方向、急踩刹车,可到就近服务区躲避或通过就近收费站驶离高速公路。
在匝道、下坡、弯道等特殊路段,应注意观察周边车辆,减速通过。
如遇团雾,应正确使用灯光,不要盲目超车,并控制好车速,尽量避免急刹车。
青岛交警发布安全出行提示
青岛西新区:GDP预计增长10% 加快美丽新区建设
2018年,对青岛而言,是新起点的一年,城市各领域的发展齐头并进,十区市作为青岛的组成部分,其中贡献颇多。
凤凰网青岛推出年度特别策划——《青岛乘势2018》栏目,结合各区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带你来看2018年青岛十大区市究竟要如何深耕经济、民生领域。
一年来,西海岸新区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市赋予的“一个主题、两大使命、三大任务”,扎实组织实施“作风建设年、项目落实年、改革创新年”活动,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军民幸福、干部自豪、令人向往的美丽新区建设阔步向前。为此,西海岸新区将在2018年。这一期凤凰青岛将走进西海岸新区,俯瞰城区注定不平凡的2018年。
2017年,西海岸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跨上三千亿台阶、达到3200亿元,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3.7亿元,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2290亿元,增长14%;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增长10.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24元,增长8.5%。新区发展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条例》颁布实施;先后荣获国家级荣誉称号40项,在全市综合考核中实现“三连冠”,活力新区风生水起。
2018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完成年度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1、2018年西海岸区将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突破“四大基地” :依托大功能区,规划建设循环经济、海洋经济、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四大基地”。
突破“七大中心” :中央活力区经济中心,打造国际会展、高端商务、贸易服务等集聚的城市新地标。实体经济总部中心,引进、培育总部型企业60家。智慧医疗中心,打造高端医疗研究机构聚集区。绿色金融中心,打造绿色金融新高地。体育产业运动中心,打造体育产业综合体。市民文化中心,打造市民公共文化生活新空间。生态休闲中心,打造森林游憩、滨海特色的生态休闲乐园。
突破项目引进建设:建立招商资源统筹共享机制,瞄准全球和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分行业开展精准定向招商,引进建设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项目。锲而不舍开展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接力突破三个“200”,确保再签约引进、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各200个优质高端项目。
2、2018年西海岸新区将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开放发展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深化国家重大市政工程领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创新试点,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40余个重点项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资源整合优化。深化财税金融改革,3年内全部解决镇街依靠财政转移支付的问题。
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引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外资服务业和高端外资制造业项目,加大世界500强等项目引进力度。积极引进建设棉花等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推动物流港加快向贸易港转型。率先开展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新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
营造最优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实体政务服务大厅、网上办事大厅、自助服务终端深度融合。积极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高水平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深化省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3、2018年西海岸区将加快幸福新区建设,提升美好生活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成政策性扶持创业和技能提升培训5000人。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建设30处社区助老大食堂。完成市区两级确定的1500套棚户区改造和2500户村庄改造居民回迁,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培育发展长期租赁市场。
加快发展优质教育完成星光岛小学、海王路初中等10所中小学校新建、改扩建,开工建设开发区第二实验中学、两河初中等7所中小学校、幼儿园。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培育工程。推广用好西海岸乡土教材。推进开发区职业中专迁建项目。支持民办教育加快发展。
提高卫生和健康服务水平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力量配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40万人。新建宝山、胶河等6处急救站。建成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区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实施健康新区战略,推进清华长庚医院等9个高端医疗项目建设。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区。
完善生活服务配套新建和维修整治市政道路35条,开辟调整36条公交线路,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有序规范共享单车发展,推行新能源汽车租赁、智慧停车等新模式。基本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改厕全覆盖,新建30座公厕。新建改造一批农贸市场、便民市场。加快建设培育特色商业街、美食街。建设50处社区花园、50处健身场地和一批笼式多功能运动场。
结语
2018年,对万象更新的青岛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个经济发展不断突破,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居民生活日渐宜居的国际城市,凭借近年来辉煌的发展成就屹立于中国北方。
未来,履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青岛,正迎来绝佳的历史发展机遇,而这座城市也不断用行动奏响新时代的华彩乐章!
崂山区枯桃花卉交易中心年花受宠,上万种鲜花等你来挑
2月7日,岛城虽飘雪,但崂山区枯桃花卉交易中心内却很热闹,不少市民结伴购年花。据悉,今年交易中心新增微型蝴蝶兰等品种,目前有上万品种鲜花等待市民挑选。
7日上午11时许,市民王女士跟父亲一起到枯桃花卉交易中心买花,父女俩挑了一盆蝴蝶兰,还想再挑盆仙客来。“老人喜欢花,快过年了,买盆花放家里喜庆。”王女士说道。 “进入腊月以后,买花的人就比前段时间多了,今天是工作日,人还少,要等到周末,外面停车都不好停了。”青岛大学大二学生小曲放寒假后就在自己家摊位帮忙,据她介绍,她小学的时候,爸妈就做鲜花生意,到现在有十多年了。”我每年寒假都会来帮忙,感觉近几年,在花盆样式、摆盆方法等方面花样越来越多,我爸妈每天晚上都研究怎么摆花,有工人帮忙,还常常忙到九十点钟“小曲介绍,“现在卖得比较火的就是像杜鹃、蝴蝶兰、大花蕙兰、红掌等年销花,价格跟去年春节前基本持平,她举例介绍,新增的微型蝴蝶兰30一盆,仙客来一盆80元。
花卉经营者王淑玲在枯桃花卉交易中心干了十五六年了,她的摊位有近200平,是中心里比较大的摊位。在她的印象里,鲜花品种、摆盆等每年都有新变化,但卖得比较火的还是主流年花。“今天八点开门,到现在不到四个小时,卖了有七八十盆花。”王淑玲介绍,过了小年,每天的销量还能有20%左右的增加,出货量随之提升,品相好的花会优先被客人挑选,所以市民想买花还是要趁早。
枯桃花卉交易中心总经理李建胜介绍,目前中心在售的花卉有上万种,其中蝴蝶兰有上百种颜色,新增了微型蝴蝶兰,多肉品种也增加到2000多种。进入腊月,每天客流量在3000-5000人,常出现车位难求的现象。据了解,现在中心有102个摊位,加上社区大棚、网点房等,从事花卉生意的有700-800家。2017年,花卉交易额在6000万左右,比前年提高30%左右。”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购买力强了,过年过节大都会买盆花应景添喜庆。“李建胜介绍,不少人看好花卉市场发展前景,现在有上百家排着队想进中心买花,但没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