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的故事
- dqhm16888LV.工兵
- 2017/2/23 21:36:40
阿姣救民恶霸害,慈禧血病福字牌。
懿妃胎元阿胶功,同治登基接九代。
阿胶之乡东阿镇,仙乡泉源阿井哉。
济水伏流增人寿,滋阴补血自安胎。
赖组精胱四氨酸,驴皮蛋白质胶块。
钙钾镁钠比重大,烊化清香全溶解。
圣代即今多雨露,乾坤久盛艺千载。
传说很久以前,山东流行出血而死的怪病。当时有一个叫阿姣的姑娘为了治此顽病四处寻医找药。一天,在泰山遇一白发药翁说:“必须找到吃狮耳山的草,喝狼溪河水长大的毛驴的皮,才能治好此病。”阿姣姑娘听后特别高兴。家乡确有其驴,为恶霸王员外放养。阿姣再三请求王员外普济众人,王员外答应了阿姣,但提出必须由阿姣一人处死此驴方可。阿姣知此驴灵活,穿山越涧,如履平地,赛马胜骡,力大无穷,自己一个脆弱女子如何是好?但一想到乡亲们被病磨折和惨死情景,勇气顿生,便马上答应下来。乡亲们知道恶霸是计,就含泪劝阿姣不要上当。但阿姣毫不动摇,经过奋战,终于胜利了。可是,员外大怒而暗害了阿姣。为了纪念阿姣之恩德,人们将驴皮熬成胶称为“阿胶”。阿胶素与人参、鹿茸齐名,且并称养生中药三宝。
据考,阿胶曾治好了慈禧太后的久治不愈的血病,慈禧太后特赐这种阿胶以“福”字,所以“福字牌”阿胶由此得名。不仅如此,咸丰晚年无子,懿妃怀胎但有血症,当时户部侍郎陈宗妫是山东吴城阿胶镇的人,推荐喝阿胶治好了血症,保住了胎元。这个足月后生的男孩就是满清第九代皇帝同治(载淳)。这也是“福字牌”阿胶闻名于世的原因之一。
据《东阿县志》云:“昔有猛虎居西山,爪创地得泉,饮之久,化为人,后遂将此泉为井,即‘阿井,之由来。”史料还记载,唐代大将尉迟恭,曾身为钦差大臣至此,重修阿井。明代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建亭,明万历及清康熙年间均重修过。现存6角石亭,为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重建,亭为6角石亭,左右石柱镌刻楹联:
圣代即今多雨露,
仙乡留此好泉源。
横联为“济人寿世”,亭中石碑篆刻“古阿井”。
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阿井水系河南济源县济河的一股潜流。”《本草备要》也有“阿井乃济水伏流”之说。井水中钙、钾、镁、钠、矿物质含量丰富,每担阿井水比普通水约重3市斤。
历史久远及井水日涸,狼溪河成为制胶唯一供水地,东阿镇一度达到“妇幼皆通煎胶”,南北多家中医在清代慕名来此行医兼营阿胶。至解放前夕,规模大的作坊有邓氏树德堂(是咸丰皇帝赐名),业主苦心研制,总结一套绝技,咸丰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赐朝服黄马褂、手折子,同治十年指派四品钦差监制“九天贡胶”,专为皇帝服用。涂氏祖籍江西南昌,道光八年闽家徒此,历经几代筛选,改进提高了阿胶功效,并著《涂氏耐各轩医案》2册。邓、涂两家阿胶,民国后屡受政府褒奖,两氏传人均献出了珍贵秘方。其他有于氏、王氏、庄氏、陈氏等十余家爿字号。至1952年,荟萃精华,建立了第一家国营阿胶企业;山东平阴阿胶厂,沿袭“福字号”商标,独家专用后又创“东阿镇”牌。

版面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