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德育却在培养无德
- out2000LV.工兵
- 2017/9/20 19:46:38
当今中国德育却在培养无德
德育重在用素质周期法培养人们思想行动一致性的自觉性。素质周期法以三步连环来三月培养一品德,以遵守交通规则为例。⑴学习理论形成思想认识。结合自己的经常性事务或主要事务,以品德理论知识的要求来对照检查自身的主要不足,如上班或上学路上,在某处有天桥却横穿桥下,或在某处斑马线不看红绿灯而看有人走就直接跟,拿出具体改正措施,大家一起讨论(得以公开)或写在自己日记上(等于让自己写了个保证),才形成思想认识。⑵把思想认识自我强制落实到行动上。就是每天都要重复性自我强制去行动落实(若被强制,则对强制人与强制制度都有抵触性,对下一步培养不利),如每天晚上检查当天行动是否达标,并拿出第二天的改进措施或进一步发展措施,也要大家讨论或日记,一周一疗程,坚持两周还有了巩固期,就培养起了思想行动的一致性。⑶培养自觉性。即每天都保持行动,但在思想上逐渐延长认识的时间间隔,由原来每天一次思想认识到半周一次(共四次),到一周一次(两次),半月一次(一次),最后一月一次(一次),共两月半,最终达到不思想认识只要一见事就自觉行动,这就彻底培养起了自觉性,自觉性就是品德培养成功的根本标志。三步时间加起来为三个月(道理同于伤筋动骨一百天),就是品德培养的一个周期,正好适合于中国学校每学期实实在在培养一项品德。世界德育(与中国传统教育)多有一二步,少有第三步,能勉强培养出一些品德。当今中国大陆教育,没有二三步,仅有的第一步还没结合自身实际,几乎就不能培养任何品德。
人生根本素质是用长进骨髓法到人们骨子里去种下一切实践的根本共性。⑴什么是人生根本素质?任何实践,都要人们用干活去操作过程,都要人们用讲理去揭示道理;在未成年阶段,只要从小培养凡事都动手去做(即干活)的自觉性,逐渐培养凡事都努力用道理去做的自觉性,就能把干活与讲理种进人们的骨子里使之成为本能,此后凡遇事都能自然地从骨子里表现出来。这种干活与讲理的融合自觉性就叫人生根本素质。否则,从小没培养起人生根本素质,长大后一让干活就等于要命,一当干部或成为强势就官僚或仗势欺人。⑵人生根本素质宜用长进骨髓法来培养。品德培养是三步连环,能力培养则是只前两步。任何能力与品德的培养都包含其干活与讲理的融合,只要在培养时顺便把这揭示、提醒一下,则每一能力培养都从干活与讲理融合上去强化人生根本素质一次,每一品德培养都从干活与讲理融合自觉性上去强化人生根本素质一轮:在整个未成年期间,凡德才培养都还把每次每轮强化彻底长进孩子们的身心发育机能里最终成为人体的一种本能。反过来,有人生根本素质作为一切品德与能力的培养根本,有品德作为一类能力的培养基础,则让其后的品德、能力培养就事半功倍了:这才是教育的特点。
中外教育的本质差别。⑴能力、品德、人生根本素质的异同。能力是管把事做成,品德是管把事做成做好(利他性),素质是管把事做成做好的自觉性,通常所说品德就是素质。凡需当场决断做不做及怎样做的只需培养成能力,而遇事就得毫不犹豫地直接行动的则需进一步培养成品德;一般说来,社会发展固定所需的基础、根本、公共等行为需要培养成品德,其他只需培养成能力,人生根本素质是一切能力与品德的根本。从上可知,不实践必无能,无能必无德,无能无德必无人生根本素质。⑵中外教育的本质差别。西方基础教育,一直行动上努力坚持孩子化实践(即四个自然长大:从小玩着长大、从小干着家务长大、从小做着社会义工长大、从小自主着长大),因有实践而基本有能、有德、有人生根本素质。当今中国大陆教育,因完全没有四个自然长大而必普遍无能无德无人生根本素质。中国传统教育,因根深蒂固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与“学而优则仕”结合出来的中国封建思想,一直以只知识不实践的应试教育为主,只在每轮教改初期能搞一段时间把知识与实践结合的素质教育。
国弃我,我咋办?
家、国、我——哎:
我心装满国,国却没我家*;
生是国的人,死是国的魂,
国是我的家,国是我的坟。
*注:中国教改是个高危工作(详情敬请网页搜索《十万火急:谁来解救终身软禁的大学教师杨贵元?》),为了不连累任何人,我一直不敢结交任何朋友,也不和网友们互动(在此向大家道歉),甚至于把已有好友都不得不突然无故断交(详情还可网页搜索《请教如何自卫还能保护辽宁师范大学害我之官?》)。为了教育真理,为让全中国的大学生都有能力去成家立业,我已坚持教改18年了,一直孤身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各种各样天大阻力,早已身心疲惫,还无岗无房最低职称最低工资甚至于被扣发工资。但,我是中国教师,我不以身作则为中国学生实打实地着想,就是教师不称职;我是中国家长,我不以身作则为中国孩子实打实地着想,就是家长不称职;我是中国人,我不以身作则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实打实地着想,就是中国公民不称职!
杨贵元,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版面目录